近年来,安化黑茶在国内外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旋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黑茶产业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得茶农和茶叶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高涨。以下是安化黑茶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未来前景以及未来工作设想。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安化黑茶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茶园基地稳步增长:安化县现有茶园面积15.1万亩,比2009年增长20.3%,可采摘面积12.08万亩。2010年共完成茶园基地建设2.55万亩,其中新建茶园0.85万亩、低产茶园改造1.7万亩。
产量产值大幅度增加:2010年实现茶叶产量2.3万吨、综合产值15.8亿元,茶产业成为安化县产值上十亿元的三个产业之一,成为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其中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
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目前,全县共有茶叶规模企业16家,中小型企业32家,厂房总面积10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5万吨以上。
品牌建设推进加快
安化黑茶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注册证明商标和保护商标:安化县注册了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等证明商标,以及天尖、贡尖、生尖、黑砖、花砖、花卷等6个保护商标。
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化黑茶证明商标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成功入选世博十大名茶、湖南十大茶品牌:安化黑茶成功入选世博十大名茶、湖南十大茶品牌。
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品牌价值评估:在2011年中国茶叶大会和首届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县市长高峰论坛上,安化黑茶品牌价值达8.27亿元,评为中国最具带动力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安化黑茶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包括以下标准:
《安化黑茶通用技术要求》及《茯砖茶》、《湘尖茶》、《花砖茶》、《黑砖茶》、《千两茶》等6个标准。
《安化黑茶黑毛茶》、《安化黑茶栽培技术规范》、《安化黑茶加工通用技术要求》、《安化黑毛茶加工技术规程》、《安化黑茶成品加工技术规程》、《安化黑茶包装标识运输贮存技术规范》、《安化黑茶冲泡及品饮方法》等7个标准。
《安化黑茶感官评审方法》正在起草。
社会影响持续扩大
安化黑茶社会影响持续扩大:
主流媒体报道: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对安化黑茶进行了深层次报道,并拍摄安化黑茶专题片。
户外广告宣传:县政府分别在首都机场、京珠高速、长益高速等地发布大型户外广告。
茶博会和茶文化活动: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举行的茶博会和茶文化活动,着力宣传推介。
市场份额有序扩张
安化黑茶市场份额有序扩张:
稳定西北边销市场:在稳定西北边销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内销市场,已成功进入北京、广州、上海、深圳、长沙等大中型城市。
营销网络延伸:白沙溪茶厂、安化茶厂、久扬茶业、安化怡清源茶业等企业的营销网络已延伸全国各地。
产销两旺:在首届黑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和一系列茶事活动的强力宣传推介下,安化茶企呈现产销两旺的大好形势。
打造世界黑茶之都
面对未来,安化县委、县政府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举全县之力,把做强茶产业作为3+2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来强力推进:
加快标准化茶园基地建设: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切实增加茶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至2015年,在柘溪库区、资江沿岸新建标准化茶园10万亩。
扶持做强龙头企业:加快推进行业整合,鼓励以实力强、管理优的企业为主导推进茶叶企业优化组合,促进中小茶叶企业向骨干企业集中。
着力打造公共品牌:利用电视、报刊及户外广告等形式,进行多渠道、全方位宣传,不断扩大安化黑茶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影响力。
稳步拓展销售市场:探索电子商务、网络直销等营销新模式,着力培训专业营销队伍,鼓励相关企业加快发展连锁经营,逐步完善安化黑茶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营销网络。
全面实施五个一千工程: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组建茶叶质量和市场监管执法大队,加强茶叶质量和市场的日常监管。
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建立茶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安化黑茶质量、市场等方面的信息收集和报送工作,防范市场和质量安全及新闻媒体炒作等风险危机的发生。
加强安化黑茶证明商标的管理:出台安化黑茶商标和地标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打造安化黑茶品牌,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安化黑茶产业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黑茶之都。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